為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于“三農”工作決策部署,云南省財政廳按照項目工作法要求,建立六個方面47項具體工作任務臺賬,形成任務清單、措施清單、責任清單、時限清單,通過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查,推動財政支持鄉村振興重點工作落實落細。
曲靖馬龍區:壯大養牛產業 助力鄉村振興(圖片來源:云南日報)
一、筑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保持財政投入力度總體穩定,爭取中央財政銜接資金173.64億元,省級財政銜接資金投入77億元,籌措安排滬滇幫扶資金38.18億元,繼續在88個脫貧縣延續實施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制定財政銜接資金績效評價辦法和使用管理實施意見,聚焦重點領域和環節,強化資金管理,發揮績效評價指揮棒作用。制定實施財政支持農村居民和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方案,聚焦重點、加大力度,著力支持農民增收。
二、統籌發展與安全,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
按照中央和省級財政1500元/畝投入水平,籌措72億元以上資金支持建設高標準農田480萬畝,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安排2億元以上資金支持推廣50.12萬畝雜交稻旱種和實施50萬畝玉米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挖掘糧食生產潛能。落實中央耕地地力保護補貼41億元和中央一次性實際種糧農民補貼6.4億元,著力保障實際種糧農民收益。安排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資金4億元,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穩步擴大三大糧食作物種植政策性保險覆蓋面,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宜良九鄉麥地沖村打造昆明鄉村振興“樣板間”(圖片來源:云南日報)
三、圍繞綠色有機可持續,支持高原特色農業高質高效發展
繼續安排10億元省級專項資金,支持“一縣一業”示范創建和特色農業發展獎補等。開展國家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興村強鎮、特色產業集群申報及建設,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安排13億元以上資金支持科研院所開展品種創新、良種良法配套等農業科技創新及成果轉化應用。支持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建設,推進農商互聯、產銷銜接。
四、支持推進興水潤滇工程建設,提升鄉村振興水利保障水平
安排滇中引水工程建設省級專項資金30億元,發行滇中引水工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1.27億元以上,全面提速滇中引水工程。向省水投公司注入資本金21.49億元,支持發揮水利建設“投融建管營”作用,促進農村供水保障3年專項行動提速增效。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資金5.66億元,支持小型水庫安全運行、美麗河湖獎補,讓云南河流湖泊更美麗。
怒江: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圖片來源:云南日報)
五、抓好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著力推進農村現代化
安排1億元開展省級鄉村振興示范園(田園綜合體)創建試點,促進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安排7.5億元開展1500個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提升村級組織經濟實力和服務群眾能力。籌措7億元以上資金支持改造建設農村衛生戶廁46萬座、衛生公廁3771座,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果。安排3.4億元實施強邊固防“四位一體”項目,支持民族團結進步、民族宗教事業發展。統籌省級相關行業部門轉移支付資金112.2億元,全力支持推進374個現代化邊境小康村建設,促進邊境地區高質量發展。
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保障工作措施落實
把農業農村作為一般公共預算優先保障領域,全省年初預算安排農林水支出939億元,確保財政投入與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務相適應。穩步提高城鄉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構建城鄉優質均衡的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財政涉農補助資金專項整治,以及“一卡通”管理使用問題專項治理,嚴肅財經紀律,強化惠民惠農財政補貼政策落實和管理。支持和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創新完善涉農金融產品和服務,降低農業擔保費用和應對代償風險,聚焦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融資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