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2019年云南省兩會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經濟社會發展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海埂會堂舉行。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和省統計局向新聞媒體介紹了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有關情況。
GDP增速比全國高2.3個百分點
2018年,全省“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進”的勢頭進一步增強,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經濟社會發展特點突出、亮點紛呈。經國家統計局審核反饋,2018年,云南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881.12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比全國(6.6%)高2.3個百分點,排全國第三位。
據省發改委副主任、省統計局局長李燦和介紹,2018年,云南及早出臺穩增長22條措施、一季度“開門紅”方案等,扎實做好“六穩”工作,著力解決實體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全省經濟展現出較好的韌性。
通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高原特色現代農業實現量效齊增,綠色食品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全省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2552.78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排全國第二位。
工業實現高開穩走。通過大力推進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加快培育新動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8%,增速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6.2%)5.6個百分點,排全國第二位。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排全國第三
聚焦重點,精準發力,全省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較快增長。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11.6%,增速高于全國(5.9%)5.7個百分點,排全國第三位。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全年同比增長36.8%;第二產業在連續兩年負增長的情況下扭負為正,同比增長11.3%;第三產業企穩回升,同比增長10.6%。從重點領域看,民間投資連續23個月同比上升,全年同比增長20.7%,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37.6%,占比較去年上升5.3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4.3%,占工業投資的比重達61.7%。從房地產市場看,全省房地產投資同比增長16.5%,其中,住宅投資同比增長21.3%;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4.7%,待售面積下降23.1%,銷售額同比增長33.0%。
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全省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825.97億元,同比增長11.1%,高于全國(9.0%)2.1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國第三位。
引進省外到位資金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8年,全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完成1973.02億元,同比增長24.7%,增速較上年提高4.8個百分點,排全國第五位。
產業結構調整邁出堅實步伐,發展活力動力明顯增強。2018年,云南省新引進中國中車、大華銀行等10家世界500強企業,入滇世界500強企業達114家,引進省外到位資金突破萬億元大關。全年為實體經濟企業減負952.3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增長9.1%,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7.3%。
取得脫貧史上最好成績
2018年,云南省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脫貧成績,15個縣市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有望實現33個貧困縣摘帽、2298個貧困村出列、151萬貧困人口凈脫貧。
“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能通全通”工程加快推進,新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176公里、總里程達5198公里,新增高鐵運營里程320公里、總里程達1026公里,新增電力裝機516萬千瓦、總裝機達9420萬千瓦。
在公共服務方面,農村低保標準統一提高到3500元,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14年連調”,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3.8%,實現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覆蓋,國家36種談判藥品和17種抗癌藥品全部納入醫保支付。民族團結進步局面更加鞏固。普洱市等11個地區(單位)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區(單位),獨龍族、基諾族、德昂族3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體脫貧。
來源:昆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