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中國綠色食品協會主辦,中國養蜂學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先正達(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作主辦的首屆“綠色農業發展論壇暨2018蜜蜂大會”在北京召開。
論壇現場
本次論壇以“‘蜂’繁物茂、綠色增長、美麗鄉村”為主題,設置了高“蜂”論壇 、談“蜂”論道、蜜蜂授粉優質農產品建設大講堂、蜜蜂授粉vs農產品渠道等多個研討環節。來自政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家和種植戶等產業鏈參與者圍繞主題,就“公共植保與綠色防控”“蜜蜂與農作物增產提質”“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蜜蜂授粉農產品品牌建設”等多個議題與參會者進行了分享和討論。會上,25位參會行業代表還上臺宣讀了“綠色興農、我們和蜜蜂一起”倡議書,共同承諾科學用藥、保護蜜蜂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助力綠色興農,共創美好家園。
蜜蜂被譽為農作物的“月下老人”,同樣也是生態環境的“監督員”。與人工授粉相比,蜜蜂授粉往往產量更高,質量更好,還能促進農藥減量。與會專家和嘉賓一致認為,推廣蜜蜂授粉是農作物增產提質和助力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要加大宣傳力度,倡導保護和科學利用蜜蜂,推廣蜜蜂授粉及配套技術,推動綠色農業發展實現生態與市場價值共贏。
農業農村部相關負責人透露,農業農村部已經在15個省區市、22種作物上開展蜜蜂授粉與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試驗示范,同時開展蜂業質量提升行動,今后將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進一步推廣蜜蜂授粉,服務綠色農業發展。
北京市植保站孫海在會上介紹說,2017年北京市將授粉蜜蜂、熊蜂納入綠色防控產品推薦目錄,在京郊蔬菜集中種植區內采用蜜蜂、熊蜂授粉給予50%的補貼。以產前消毒、產中物理防控、理化誘控、天敵防控為保障,優化集成了4類16項蜜蜂授粉配套綠色防控技術,形成以物理防治、天敵昆蟲等非化學防治為核心的蜜蜂授粉和病蟲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示范區實現增產提質增收,農藥減量,示范效果明顯,種植戶應用蜜蜂授粉意識不斷提升。以草莓為例,每畝可增加經濟效益超8000元,減少化學農藥用量30%以上,產品檢測合格率達100%。
不少企業也投入到保護蜜蜂的行動中來。先正達中國大區總裁顧思銳介紹,作為綠色增長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先正達在過去三年中,與中國農科院蜜蜂研究所、全國農技中心、佳沃鑫榮懋和海升集團等合作伙伴大力開展“授粉行動”和“農場放蜂”等項目,2017年在中國10391公頃耕地上開展了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措施。
有數據顯示,我國需要蜜蜂授粉的作物面積達2億畝以上,而實際應用面積不到10%,蜜蜂授粉市場前景廣闊,發展空間巨大。專家呼吁,蜜蜂授粉推廣必須與科學用藥、綠色防控技術相配套,要集成隱蔽用藥和提前用藥等技術,確保花期不用藥或使用對蜜蜂安全的低毒農藥,多種植蜜源植物,創造有利于蜜蜂生存和授粉的環境。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